味苦、甘,性平。
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
功效与作用活血祛瘀:桃仁能消散瘀血,通畅血脉,常用于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症,如经闭、痛经、产后恶露不尽、癥瘕痞块等。
润肠通便:可润滑肠道,促进排便,适用于肠燥便秘。
止咳平喘:能降肺气,止咳平喘,对于咳嗽气喘伴有瘀血等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用法用量煎服,一般用量为 5-10 克。
桃仁霜入汤剂时,用量一般为 3-6 克。
也可入丸、散剂。外用适量,捣敷或研末撒。
特殊功效及主治病症治疗跌打损伤:桃仁善于消散瘀血,对于跌打损伤导致的瘀血肿痛有很好的疗效,可与红花、当归、川芎等配伍,以增强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。
治疗肺痈、肠痈:在治疗肺痈、肠痈时,桃仁可发挥其活血消痈的功效。如治疗肺痈,常与苇茎、冬瓜仁、薏苡仁等配伍;治疗肠痈,常与大黄、牡丹皮、芒硝等配伍。
常用方剂桃核承气汤:由桃仁、大黄、桂枝、炙甘草、芒硝组成,具有逐瘀泻热的功效,主治下焦蓄血证。
血府逐瘀汤:包含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黄、川芎等药物,能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,用于胸中血瘀证。
补阳还五汤:主要由黄芪、当归尾、赤芍、地龙、川芎、红花、桃仁组成,具有补气,活血,通络的作用,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。
配伍与炮制配伍:桃仁常与红花配伍,增强活血祛瘀之力,用于多种瘀血证;与杏仁配伍,可增强润肠通便、止咳平喘的功效;与大黄配伍,能泻下逐瘀,用于治疗瘀血与热邪互结之证。
炮制:常见的炮制方法有桃仁去皮尖、炒桃仁、桃仁霜等。去皮尖可除去非药用部位,炒桃仁可缓和其滑肠之性,桃仁霜则降低了其脂肪油含量,减少了滑肠等副作用,适用于一些不宜用生桃仁的患者。
副作用桃仁含有苦杏仁苷,在体内分解后可产生微量氢氰酸,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中毒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心悸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。
孕妇慎用桃仁,因其活血作用较强,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稳定,导致流产等不良后果。
大便溏泄者也应慎用,以免加重腹泻症状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